大作文,是考生在备考和考试中的一头“拦路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文章的立意,二、文章的分论点的论证。相比文章立意,分论点写作一直是考生书写作文比较烦恼的部分。但是,分论点书的是否合理逻辑,分论点内容是否充实有效,都是阅卷老师比较关注的。其实,对于文章分论点如何去写,是有章可循的。注重分论点论证的多样性,才能更好的吸引阅卷老师。 劳碌中充满快乐,能让青年人于拼搏中收获成功。(论点)据调查显示,“忙”“累”“迷茫”成为年轻人真实生活的“照妖镜”,忙然又茫然是他们的常态。如通宵打游戏、生活缺乏规划,没有动力眼下,一款名叫“旅行青蛙”的游戏深受网友欢迎,表面上表达出青年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实则是一种空洞、生活乏味的表现。如此种种,充分说明青年人缺乏拼搏,对于生活缺乏热情。长此以往,不但会对青年人的求职就业产生危害,还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我们号召:青年人应把握青春年华,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论据)唯有正视自我,杜绝懒散,敢于拼搏,才能在劳碌中充满快乐。(对策) 治理垃圾围村需要基层加大创新力度。当下,农村出现垃圾围村的现象:白色垃圾“遍地开花”,牲畜粪便臭气熏天,灰土垃圾随意倾倒(现状)...这不仅对农村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危害,而且会影响乡村地区的村容村貌,更不利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影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致使垃圾被随意倾倒,更重要的,基层的治理过于死板,没有创新(原因)。因此,要治理垃圾围村的问题,基层要加大创新力度,例如:基层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建设垃圾场。除此之外,基层亦可利用微信、广播宣传垃圾围村的危害以及垃圾处理的方式方法,以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唯有如此,治理垃圾围村才会指日可待。(对策) 加强城市建设,必须保留城市特色,因地制宜。(论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特色,让城市彰显人文之美。当下,在城市建设中,面临千城一面、盲目模仿等种种问题。以湖北孝昌为例,仿古街道越来越多,城市特色难以显现。是什么让百年老城颜色尽失,没有记忆,是因为城市管理者发展观错误,缺乏民主性;是什么让城市缺少了灵魂和依托是因为规划和设计缺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归根结底在于城市没有因地制宜,留住城市发展的根。城市建设关乎人民福祉。(论据)因此,要加快城市建设,需以城市特色为发展的前提,因地制宜,才能尽显城市特色,记住“乡愁”。(对策) |
-
上一篇:以雪为话题的微信名子
下一篇:考研英语写作句式变换技巧
- 返回列表